
时间 : 2023年3月23日 12:07浏览 : 来源 : 设计能资讯中心 编辑 : 小能
城市建筑师、城市规划师和活动家戴卫·艾伦·奇普菲尔德爵士CH 荣获了2023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,该奖项是国际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。
他是一位多产的建筑师,设计风格微妙而有力,低调而优雅,以“惜墨如金”的笔触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、对现存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尊重。通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代设计,无论是新建,还是翻新和修复的建筑,他对建筑的功能性和易用性进行了重新构想,并籍此应对气候危机、改善社会关系并振兴城市的发展。
评审词:
保持着一丝不苟、始终如一的设计质量,戴卫·奇普菲尔德的作品涉猎广泛:涵盖从公共市政和商业建筑,到住宅和零售建筑等各种类型。但从职业生涯的早期起,博物馆就一直是他的特别关注点。无论是景区里的小规模独立作品,还是城市中显著而又往往复杂而精致的大型纪念物,他的博物馆作品向来无视“博物馆是精英文化场所”这一观念。他一次又一次地诠释了博物馆设计的真实要求:不仅要为艺术创造一个展示场所,还要与所在城市交织为一体,打破界限,邀请广大公众参与其中。他的博物馆建筑一再地创造出新的市政空间、新的城市动线,以及整合城市现有肌理的新路径。在奇普菲尔德手中,博物馆从建筑学和博物馆学的“金丝雀”转变为能给市民生活带来改观的场所。宽阔的室外空间使它们不再是艺术品的堡垒,而是交流、聚会和观赏的场所,建筑本身也成为送给城市的一份礼物,一个共享之地,即便那些从不进博物馆的人也乐在其中。简言之,他的建筑在看似矛盾的理念之间实现了大局的平衡,既作为建筑设计自身必须是完整的,整体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,同时创造出了与城市和社会的关联,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地区风貌。
胡美兹博物馆
胡美兹博物馆,是与TAAU/Oscar Rodríguez建筑事务所的合作设计项目,建筑师充分利用三角形的场地, 最大化建筑的形式与功能,将公共和私人活动充分融合,创建了一个生机焕发的街区市民空间。建筑物由14 根柱子支撑,架空于抬高的基座上,将市民活动从地面引入上层露台,创造出一个动态的社区广场。上层展厅为非固定的多功能空间,用于展示永久和临时藏品、作为演出、讲座和工作坊的场所。独特的锯齿状 屋顶营造出9米多高的极富表现力的空间,窗户采用通高的玻璃,使每个楼层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。地理环境 也进一步影响了建筑材料的选择,比如墙面取材于当地的洞石,以及耐受自然灾害的钢筋混凝土和钢材。
猪名川陵园礼堂和访客中心
与Key Operation公司合作建造的猪名川陵园礼堂和访客中心,位于北摄山脉中,在这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 界相互融合,兼具独处和聚会的场所,既可觅得平静,也可参访探寻。这些相互联系的元素,在拥有红色泥土 般质感的整体建筑中得到了体现,室内外的楼梯和小径顺应地势,营造出连绵不断的空间体验。园区中心为 一座神社,坐落于宏伟的中轴大台阶上,周围的花园灵感来自于日式的草地和林地。隐蔽的无教派礼堂和游 客中心彼此呈对角线排列,内部空间简约朴素,仅需最基本的采暖设施。
爱茉莉太平洋总部
微信图片_20230322105457
爱茉莉太平洋总部实现了个体与集体、私人与公共、工作与休憩的和谐统一。玻璃幕墙上的垂直铝板提供遮 阳功能,帮助调节温度和自然通风,并呈现一种半透明感,促进了建筑的使用者、周边和观察者之间的和谐 关系。公共中庭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礼堂和餐厅等公共设施使得办公空间得到平衡。中央庭院可让视野延伸至 附近的建筑,而多个空中花园则进一步促使了社区内部与外部元素的互动。
戴卫·艾伦·奇普菲尔德爵士简介
戴卫·艾伦·奇普菲尔德爵士1953年出生于伦敦,在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的一个乡村农场长大。大量的谷仓和各种农舍建筑给他带来的惊叹充溢在童年回忆中,他对建筑的最初而强烈的实物印象由此形成。
“我认为好的建筑会提供一个环境,它在那里,但它又不在那里。就像所有意义重大的事物一样,它们既是前景又是背景,而我一向对前景不太感兴趣。建筑可以对我们的仪式和日常生活进行强化、支撑和帮助,我最喜欢也是最享受的生活体验是让平常的东西变得特别,而不是让特别的事物成为所有。
”他1976年毕业于金斯顿艺术学院,1980年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毕业,在那里他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具有批判思维的建筑师,学到了如何重新构想每个元素的潜力,从而让每个项目的意义都超越建造任务本身。“设计不是用颜色和形状来堆砌,而是要发展出一系列兼备严格性和结果的问题和想法。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,你选择哪条路径已经不重要了——只要你坚持走下去,并且在过程中取得成果。
”他曾效力于建筑大师道格拉斯·斯蒂芬、1999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·福斯特和已故的200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理查德·罗杰斯。1985年在伦敦成立了戴卫·奇普菲尔德建筑师事务所,后来又在柏林(1998年)、上海(2005年)、米兰(2006年)和圣地亚哥·德孔波斯特拉(2022年)设立了办公室。他的早期职业生涯始于伦敦斯隆街,为三宅一生的门店做室内装潢设计,后来在日本从事建筑工作。
河流与赛艇博物馆(英国泰晤士河畔亨利镇,1989–1997年)是他在自己故乡承接的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。此后他继续在海外从业,早期成功作品包括柏林新博物馆(德国柏林,1993-2009年)的重建和再造,以及詹姆斯·西蒙画廊(德国柏林,1999-2018年)。他把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归结于在职业生涯的成形阶段,在海外为当地文化建造建筑的经历。
合作一直是他的从业实践的基础,他坚信:“事实上,好的建筑来自于好的流程,而好的流程意味着你要与多种力量接触与合作。”四十年间,他创作了一百多个纷繁多样的作品,涵盖了市政、文化、学术建筑领域,还包括各类住宅和城市总体规划等,遍及亚洲、欧洲和北美。随着他的建筑实践变得越来越丰富,他对社会和环境福祉的倡导也越来越鲜明,他谴责那些不为当地社会服务,而臣服于全球经济大鳄的建筑商品化行为,谴责就此形成缺乏永久性的意识,导致气候危机。“建筑师不能置身事外,需要与社会同行。诚然,我们或许可以挑衅和抱怨,我们也能够找到可兹效法的东西。
但我们首先需要一个规划框架,既要有雄心壮志,也要有优先次序。从本质上讲,我们现在不得不期盼,环境危机能让我们重新思考社会事务的优先顺序——追逐利润并不应该成为激发我们做出决策的唯一动因。”近年来,他对加利西亚社区赋予厚爱,奉献热情。加利西亚是西班牙最贫穷的地区之一,但这里却以高品质的生活而著称。2017年,奇普菲尔德成立了RIA基金会,赞助相关研究和理念推广,协调规划未来的发展,沿着阿劳萨湾的海岸线推动以当地为核心的自然和建筑环境保护,籍此应对全球挑战。奇普菲尔德曾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金奖(英国,2011年)、欧盟当代建筑奖——密斯·凡·德·罗奖(西班牙,2011年)以及海因里希·特森诺奖(德国,1999年)等奖项。他曾入选皇家美术学院院士(2008年),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绩勋章(2009年),被日本艺术协会授予日本皇室世界文化(建筑)奖(2013年),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成员,也是美国建筑师学会和德国建筑师学会的荣誉会士。
2012年,奇普菲尔德主持策划了以“共同基础”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;2016年至2017年被选为劳力士创艺推荐资助计划的建筑学导师;并于2020年担任Domus的特邀主编;他曾于1995年至2001年在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担任教授;2011年在耶鲁大学担任建筑设计专业“诺曼·R·福斯特”客座教授。他于2004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(CBE),2010年被封为爵士,并被授予名誉勋位。
最热点击文章 Winning entry